新聞中心
打造實體書店閱讀服務新標桿
發布時間:2022-05-13
作者:
來源:中國出版傳媒商報
閱讀量:76
|
李 強(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、執行董事、總經理)
編者按 2002年4月,雅安書城作為新華文軒的第一家連鎖店與讀者見面,20年后的今天,遍布四川全省的166家實體書店成為新華文軒創新發展的基石和連接點。2012年成立軒客會,開啟了新華文軒對細分市場運營的探索與嘗試,如今,“新華文軒”“軒客會”“文軒BOOKS”“文軒兒童書店”的多品牌矩陣,深入鏈接和經營用戶。2022年4月22日,新華文軒零售連鎖事業部正式更名為新華文軒閱讀服務事業部,再次啟航。
20年間,新華文軒零售連鎖事業部的變化是實體書店發展的縮影。市場在變、消費在變,新華文軒積蓄力量,勇于識變、求變、應變,抓住長遠發展的“勢”,在危機中孕育出新機,于變局中廣開新局。為何更名?未來新華文軒閱讀服務事業部的著力點和方向是什么?新華文軒黨委副書記、執行董事、總經理李強給出了答案。
新華文軒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服務工作,取得了讓社會各界滿意的成效。一是做好實體書店的建設工作,實現“一縣一店”全覆蓋。二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下閱讀活動,每年舉辦各類活動4000多場,服務讀者數千萬人次。三是大力開展線上閱讀服務,提供紙書推薦購買、電子書閱讀、有聲書收聽、講書視頻等服務。四是通過舉辦天府書展打造“書香天府”全民閱讀知名品牌,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辦展特色。
但是,近年來實體書店的發展面臨著巨大困難。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于線上消費,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劇了實體書店的經營困難。2021年,全國實體書店銷售規模同比增長4.09%,但與2019年相比,下降31.09%。
實體書店行業持續走低,新華文軒也深受影響。2021年新華文軒實體書店銷售增長雖然好于全國平均水平,但仍然感受到巨大的市場壓力。在時代的必然和歷史的偶然下,實體書店的發展軌跡走出了一條下行線,基于傳統的書店發展模式,已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局。實體書店必須變革,尋求一條新的生存和發展之路。
加快實體書店轉型發展
構建新型全民閱讀服務體系
“十三五”以來,新華文軒深入貫徹“振興實體書店”戰略,不斷探索實體書店創新發展之路。一方面,注重消費過程中的個性化體驗,根據讀者閱讀需求的不同推出“新華文軒”“軒客會”“文軒BOOKS”“文軒兒童書店”等實體書店品牌。另一方面,各實體書店品牌圍繞不同的客群畫像,推進“書店+”“文化+”等經營模式的迭代升級。
2022年4月22日,新華文軒零售連鎖事業部更名為新華文軒閱讀服務事業部,開啟了實體書店新一輪戰略轉型發展的步伐。未來,新華文軒閱讀服務事業部,將以實體書店空間為連結點,在做好店面經營的同時,大力拓展店外業務,盤活門店私域流量,實現線上業務突破,構建起“線上線下融合、店內店外結合”的新型閱讀服務體系,不斷創新閱讀服務新內涵,助力書香社會建設。
從線下到線上
開啟實體書店的融合發展之旅
2020年,在四川省實體書店全部暫停營業期間,新華文軒零售連鎖事業部通過小窗服務、線上訂購、微信公眾號、小程序等方式,面向社會提供圖書購買服務,取得良好效果。隨后,零售連鎖事業部乘勝出發,開展了線上分銷業務,初步建立了線上分銷的選品、運營等流程和制度,組建起近2400名的全員分銷隊伍。2021年,新華文軒零售連鎖事業部以“小程序”為載體,分主題進行線上分銷,同時還拓展童書社群及中盤業務,在這一過程中沉淀了10萬+親子社群用戶,線上銷售規模近5000萬元。
從線下到線上,新華文軒實體書店逐漸摸索出了經驗,開始從之前關注書店“顏值”和硬件階段轉向關注網絡渠道技術創新和“流量場”搭建。一方面,積極拓展直播帶貨、私域流量、社群營銷等新型銷售方式;另一方面,通過社群維系等方式構建書店與讀者的聯系,不斷強化粉絲讀者的黏度,形成穩定的私域流量。
2022年4月23日,新華文軒全省166家門店“云店”正式上線。未來,憑借智能會員體系,“云店”還會提供更多更強大的工具幫助管理實體書店,探索更多與讀者互動的玩法,用更豐富、更數字化的手段,改善讀者購書體驗,實現從線下門店到線上線下融合的跨越式發展。
從店內到店外
拓展實體書店更加廣闊的經營空間
長期以來,實體書店都將C端讀者作為重點客戶,ToB、ToG業務被嚴重低估。新華文軒實體書店應該轉變坐店經營的模式,拓展經營方向,向店外要效益,成立政企業務中心,以書店空間為連結點:向內,用優于他人、獨具特色的展陳、導購、活動、非書產品等服務到店讀者;向外,用時政讀物發行、送書上門、定制推薦、閱讀空間打造、文化活動承辦等服務機構客戶,向內向外兩張牌一打,成效顯著。
一方面,扎實做好時政讀物發行。將四川全省166家實體書店作為傳播先進文化重要陣地,2021年,新華文軒實體書店抓住“建黨百年”契機,精心做好時政讀物發行工作,發行量位居全國前列。另一方面,深挖政企服務新需求。通過打造閱讀空間、定制非標準化產品等服務,實現增量業務。
推動社店合作深入開展
打造更高效的出版發行產業鏈
長期以來,新華文軒實體書店在狠抓自身網絡體系建設的同時,把推動社店合作作為重要的經營方向,基于渠道銷售能力和用戶數據分析能力,在選題策劃、產品開發、營銷、發行等多個環節,與出版社深度合作,積極探索渠道與出版融合發展的新模式,取得了明顯成效。2018年9月10日~10月28日,新華文軒舉辦“振興四川出版、振興實體書店”重點成果展,四川出版社產品9月和10月共銷售62萬冊,碼洋1800萬,同比增長220%。2021年,中版集團旗下24家(開戶)出版單位在新華文軒大眾閱讀板塊線上、線下銷售碼洋較2020年增長27.3%;新華文軒向中版集團回款較2020年增長27.8%。2021年,新華文軒大眾閱讀板塊與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深度合作,使該社產品銷量同比增長62.7%;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合作,深度運營重點產品線,該社系列單品銷售增幅達40%以上。
如果說2018年的新華文軒實體書店還只擁有線下的絕對優勢,那么2022年向閱讀服務轉型之后則將成為綜合型的渠道商,整合店內店外、線下線上以及傳統媒體渠道和新媒體渠道的資源后,可以為全國的出版機構提供全渠道營銷支持服務;依托長期積累的讀者資源和用戶數據,還可以為全國出版機構提供市場大數據分析服務,有利于出版機構提高選題策劃的效率和市場營銷的精準度。實體書店為出版機構服務能力的提升,也將獲得出版機構在產品資源、作者資源、活動資源等方面的更多支持,從而形成渠道助力出版,出版支持渠道,攜手共同做強出版發行產業鏈的良性局面,有利于出版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。